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旅游频道 > 城市生活 > 印象城市>正文

此景只应苏州有

时间:2015-12-09 09:42:00  作者:一壶碎月  来源:姑苏晚报    评论() 字号:TT

 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刊登的谢友苏人物画,充满生活情趣。
  看着一幅幅生活画面,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,百滋千味的人生况味让人思索,令人感动。
  谢友苏的人物画景,很熟悉。这是旧日苏州人的苏州景:三三两两在街头巷尾观景阅人;在庭院树下品茶弈棋;在窗前依桌赏画泼墨;结伴去小河垂钓;在家半躺藤椅读文,或在墙角偷着暗笑。苏州人的生活就是这样随意轻松,滴着水滴。
  我住在相邻玄妙观的因果巷。小巷蛮特别:巷北是黑漆大门阔屋高墙,内有厅堂、备弄、花园。有钱人居住的房廊,经常有艳情逸事在这里开花。巷南枕河人家全是低屋矮房,手工业匠人居住的所在。歇工时,街边移桌搬凳,喝酒吹牛,老狗在旁转悠。那边玄妙观露台,赵大士舞枪弄棒卖拳头,朱松官蛇咬舌头卖蛇药;酒酿圆子糖粥摊,擦皮鞋老头在抽烟。喝茶三万昌,撒尿牛角浜。吴苑深处,茶客在吃生煎馒头蟹壳黄。谢友苏人物画所描述的社会百态,还原浓缩了旧时苏州人生活的碎影。
  读谢友苏画中人悠闲的生活,当能读出街头巷尾的民国遗风。往前细琢磨,明代冯梦龙是苏州人,他的古今小说,写尽了苏州的人情风貌。明清到民国,遗风尚存。这就是苏州,这就是风调雨顺的苏州,修身养性的苏州,鱼肉满菜场,瓜果飘香的苏州。谢友苏静静勾勒的,真是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苏州景、苏州情。这样的情景,只有在文化厚重,经济繁荣的古老苏州才能产生。
  谢友苏我没有见过,但很像他父亲,这是他父亲谢孝思说的。十多年前,我在苏州三中工作。校长钟连元很注重学校审美氛围,每年都会邀请相关书画家来校艺术聚会。姑苏晚报在苏州三中创设了本市第一个学生小记者站。成立大会当天,特邀书画家谢孝思先生参加。谢老戴着红领巾,笑容可掬的亲切目光还留在我心中。会后向先生讨教书画艺术,被问到他儿子时,说友苏是一个能吃苦的老实人。下乡插队时喜欢练习速写;回城分配在苏州大光明电影院画电影海报;参加高考,录取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。大艺术家都这样,小心翼翼把家中的美丽隐藏。
  其实,谢友苏的国画根基,西画技巧,在年轻劳作时已修炼而成。他曾创作了一批国画技法相溶西画原理,有独特江南画风的风景画,被邀请到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,受到广泛好评。后来,主办方又邀请他到法国展示他的苏州民国风貌的人物画,因要护理患病在床的父亲,没有受邀。孝心对谢友苏来说是第一位的。现在看到谢友苏人物画呈现的亲情善心,感到分外亲切。
  谢友苏的画描述了街头巷尾的小人物走向。这样的情景有趣又美好。生活尽管有烦恼,忧虑,辛酸,不幸,但用达观,轻松,想得开的心态去直面人生,就会发现生活充满趣味。谢画用素雅的画笔,记录着这个逐渐远去,值得品味和怀念的年代,做着一件十分有意义的艺术雅事。
  现在人们似乎都在忙碌,忙着赚钱,忙着交往,忙着追求,急急匆匆,又麻麻辣辣,不知身在何方?静心阅读谢友苏画中轻松生活的景象,也许能让心烦意乱浮躁的人们,渐渐静下心来思考:除了忙碌,我们还应为自己留点什么?能否在浮躁的心情中,多留一点安静的心境?
  有一位名叫枸杞刘的文人,每期必对谢友苏人物画进行点评。枸杞刘对谢画“画境夸张不失真,画意幽默不落俗”的特色,把握精准。能把美丽一瓣瓣梳理、呈现在读者面前。轻笔细处一点,亮色果然尽现,不由令人啧啧称妙。读罢谢友苏的人物画景,又读枸杞刘的点评:
  真的有滋有味。

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

相关新闻